資陽市雁江區(原資陽縣)位於川東南地區,山青水秀,土地肥沃,物產豐富,人文薈萃。明初至清末,福建邵武黃峭公後裔黃揚、黃竹期、黃載嶽、黃奇緒、黃彥楚、黃立功等12支人馬先後從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省遷往金帶、丹山、東峰、回龍、中和、祥符、龍潭等地安家落戶,成為雁江的入川始祖。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,黃氏族人已發展到4萬人。
清朝同治六年,黃峭子楚公之後裔黃瑛(進士)在黃儒開、黃儒松等宗賢的配合支持下,主持修建了這座全縣的黃氏總祠堂,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。
黃氏宗祠距雁江城40公裏,距丹山鎮約1.5公裏,位於五龍井長溝的中部,占地近3000平方米,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。宗祠呈正方形,面對水田,背倚淺丘,三重大殿,懸山鬥式小青瓦木石混合結構;主殿脊頂的兩邊,塑有黃氏宗族的遠古圖騰黃鸝鳥。山門呈重檐牌坊門樓式格局,兩扇裝飾門分列於大門左右,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彩色龍鳳,三幅對聯分列門的兩邊。跨三級臺階進入大門,頭頂原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大戲臺,戲臺邊緣上曾雕刻著多姿多彩的圖案,可惜後來被人拆毀;朝裏走,邁上三級臺階,就是弧頂廊式的 “駿奔亭”,這是族人開會議事和教育學習的地方;亭子兩邊是長方形的天井和廂房。再上兩級臺階,就是安置祖宗靈位的“祖宗殿”(“祖宗殿”牌匾下面是一長排木制的棱花格條窗帶門,以深淺浮雕技法刻著各種傳說和“二十四孝”等歷史故事,現已不存),祭祀祖先的儀式在這裏舉行。殿內高大寬敞,房梁均是硬木穿逗式結構,幾根兩抱大的木柱上刻著寓意深刻的對聯,兩邊的石板墻上刻著“家法禁碑十二條、建宗祠序、建祠落成碑序、捐款名錄”等文物古跡。
全國解放後,黃氏宗祠先後被丹山區五龍鄉政府、糧站、小學征用。2003年,學校遷新校搬出了祠堂,經本地族人積極做工作,收回了祠堂。後來他們又組織族人捐款捐物, 利用有限的資金對祠堂進行維修,重鑄祭祀臺,恢復了部分文物。並組織全區宗親開展新春祭祖、清明掃墓、重陽敬老及資助、慰問黃姓貧困大學生等有益活動。